《华西药学杂志》2021年36卷1~6期总目次
研究论文
负载锌酞菁的SDC/TPGS混合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卢小鸾,付阳洋,刘佳敏,等36(1):(1)
pH对蛋白与氨基酸类制剂附加剂的作用和蛋白结合功能的影响
兰海溶,刘慧军,尹宗宁36(1):(7)
小分子PB2蛋白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初步活性研究
杜佳恬,李侃,李琳丽36(1):(1)
靶向β-淀粉样蛋白聚集体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评价
李莹,李娜,张婷,等36(1):(5)
共载多西紫杉醇/依克立达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李昀,郝堂娜,于忠辉36(1):(9)
体外外翻肠囊法评价不同药物的渗透性
吴蕊男,唐敏,邢力允,等36(1):(15)
小干扰RNA沉默己糖激酶2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马雪娇,陈璟若,吕思楠,等36(1):(19)
菁类染料用于棕色脂肪组织荧光显像的生物学评价
李婉云,马静,齐庆蓉,等36(1):(23)
牛磺酸与盐酸托莫西汀联用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模型大鼠的影响
汪程远,傅勇围36(1):(27)
蓝莓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研究
罗丽平,封天洪,赵景芳,等36(1):(30)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用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
高小凤,张坤,张丽君,等36(1):(35)
青蒿乙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及机制
王晶,徐颖,张庆36(1):(39)
含岩白菜素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
韦雅露,张雁春,李秋娥,等36(1):(44)
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无损鉴别
钟玉琴,李涛,曲明亮36(1):(51)
HPLC同时测定伤风停胶囊中的5种成分
胡小祥,何艳,曾卫阳36(1):(55)
LC-MS法测定不同产地长柱沙参的指纹图谱
张哈旦宝力高,布仁巴图,白塔娜,等36(1):(59)
HPLC同时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的7种成分
张俊莹,韦杏36(1):(64)
HPLC同时测定喘舒片中的9种成分
王瑞芬,郭海丽36(1):(69)
HPLC同时测定和胃降逆胶囊中的大黄素和齐墩果酸
杨康,杨小蒨,张愉,等36(1):(73)
HPLC测定金银花颗粒中的木犀草苷、绿原酸及其伪品检测
杨莎,车晓彦,钟恋,等36(1):(76)
一测多评法联合聚类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白鲜皮的质量
朱泽兵,牟腊梅,张华36(1):(81)
不同采收期及生长年限独活中蛇床子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的比较
蒋季明,王男,朱凤娟,等36(1):(85)
钯催化2,3-二氢咪唑并[2,1-b]噁唑类衍生物的合成
任成,张加强,陈诚,等36(2):(113)
基于C-H胺化策略构建arcutine类二萜生物碱的二氢吡咯环系的合成
付敏,刘佳侦,聂伟,等36(2):(118)
拟康定乌头中二萜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王腾飞,李信瑜,任佳俐,等36(2):(122)
柏木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钟思雨,江虹雨,吴利苹,等36(2):(129)
载地塞米松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
张纪森,苏美玲,尹宗宁36(2):(135)
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
李志琳,邓黎,贺英菊36(2):(139)
二氢卟吩和全氟己烷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
薛圆,梁易,汪蕾蕾,等36(2):(143)
基于微环境pH调控的双嘧达莫缓释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武晓迪,于佳36(2):(148)
毛兰素TPGS/F68混合胶束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张艺雯,宋宗辉,王诗华,等36(2):(154)
纤维素类药物辅料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王爽,许潇文,黄璐瑶,等36(2):(159)
眩晕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薄层色谱鉴别
杨艳君,邹俊波,张小飞,等36(2):(163)
双参均一多糖TGP-1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李彩艺,米丹,解文静,等36(2):(169)
槲皮素对高血压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赵唯宇,李世一,辛光,等36(2):(173)
α-细辛脑亚微乳的抗癫痫作用及其机制
张坤,何红梅,唐静仪,等36(2):(178)
高山绿茶提取物对小鼠高胆固醇血症及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张裕沛,杨雪琴,喻冬柯,等36(2):(183)
去铁胺对血小板功能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明月,李世一,辛光,等36(2):(188)
近红外光谱在川贝母及非川贝母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周婷,付绍兵,谢慧敏,等36(2):(193)
钩藤碱水溶液稳定性和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王珺滢,刘秀秀,何芸岸,等36(2):(198)
LC-MS/MS法测定尼扎替丁原料药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
冯雨薇,袁军,刘峰,等36(2):(202)
ICP-MS法测定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苦碟子注射液中的16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李成森,康强,张天晓,等36(2):(206)
体液中尿酸溶解度的研究
董鲜祥,胡欣瑜,范楠,等36(2):(210)
透明质酸-1-甲基色氨酸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陈雪,胡英,黄丹丹,等36(3):(237)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5′非翻译区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初探
陈永乐,平美萱,李晓红36(3):(241)
O-羧甲基壳聚糖提高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类药物溶解度能力的研究
贾米,张心泰,彭睿,等36(3):(248)
单酰甘油脂肪酶抑制剂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徐媛,牟建芮,叶香含,等36(3):(254)
地高辛对牛磺胆酸钠诱导小鼠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张晓雨,辛光,李世一,等36(3):(258)
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任培培,王淼蕾,赵丽,等36(3):(262)
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药对总黄酮的富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
王桂玲,费洪荣,赵雪梅,等36(3):(268)
秦岭龙胆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许海燕,王珊,彭修娟,等36(3):(276)
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参与黄芩素诱导的DNA损伤耐受机制研究
刘昕,向翠芳,赵梓潞,等36(3):(280)
新型天麻素衍生物对大鼠的功能观察组合试验及长期毒性研究
吴梅岭,郑紫星,张铭修,等36(3):(284)
氘代沃替西汀氢溴酸盐对家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研究
张玉堂,舒斌,蔡鸣,等36(3):(289)
氘代伊马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潘立立,尹洪海,李云春,等36(3):(294)
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工艺研究
陆一菱,马晴,徐敏,等36(3):(298)
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
曲明亮,李涛,钟玉琴36(3):(303)
LC-MS/MS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的(E)-9-(丙-1-烯基)-9H-嘌呤-6-胺
李文莉,赵书文,楚亮,等36(3):(308)
HPLC测定丙泊酚脂质体中的三辛酸甘油酯和胆固醇
沈杰,徐志琴,岳峰,等36(3):(311)
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中5种成分的测定
陈婷婷,张艳,李维,等36(3):(314)
HPLC同时测定沙棘果实中的6种三萜酸
周浩楠,胡娜,董琦,等36(3):(31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小天冬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张华,麦雅竹,熊学庆,等36(3):(322)
甲氧依托咪酯盐酸盐杂质PIM-A的合成
刘良权,杨俊,齐庆蓉36(4):(367)
利伐沙班-D4的合成工艺研究
潘立立,尹洪海,张琨皓,等36(4):(371)
艾沙康唑合成工艺的优化
陆宏龙,陈海燕,覃艺群36(4):(375)
四味黄芪散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
靳国恩,杨全余,嘎琴,等36(4):(378)
富氢水对2型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的促愈作用
郑蒙娜,涂秋芬,吕磊,等36(4):(383)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药材的筛选及其复方MW1810抗菌机制的初探
王隽,李栋,钟佳伶,等36(4):(388)
微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的适用性评价
李云云,徐帆,温春瑞,等36(4):(395)
川芎及酒川芎饮片综合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商品规格等级的研究
汤依娜,周涛,黄志芳,等36(4):(401)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劳拉西泮和劳拉西泮甘氨酸酯
李胜男,朱丽,王燕,等36(4):(410)
双成分测定评价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南峰,唐诗韵,叶薇,等36(4):(415)
一测多评法测定大黄精制组分中的蒽醌类成分
孔祥鹏,药雅俊,李会芳,等36(4):(419)
温州瑞安不同产区温郁金须根中4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来银芳,赵永钦,杜伟峰,等36(4):(423)
紫石英的矿物学特征及重金属处理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张丽倩,周栋,刘养杰,等36(4):(427)
沙参麦冬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颜红,彭志荣,高司琪,等36(4):(433)
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菊明降压丸中的7种成分
杨洋,韦杏36(4):(439)
HPLC测定霍麦散中的去氢二异丁香酚
巴桑卓嘎,达娃普赤,尼珍,等36(4):(444)
ICP-MS法分析伊贝母中的21种无机元素
李小红,罗意玲,耿昭,等36(4):(447)
ICP-OES法测定药用硅胶干燥剂纸袋中的12种元素
武静文,詹宇杰,李莎,等36(4):(453)
双三元二维液质联用法测定醋酸奥曲肽及其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
李茜,梅芊,仲平,等36(4):(458)
LC-MS/MS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
张岩琛,刘晓强36(4):(463)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中硫化氢检测方法的对比
杨惠洁,董衍东,刘冰,等36(4):(466)
HPLC同时测定宫炎康胶囊中的8种成分
王婧宁,姚建华,赵志国,等36(4):(469)
一测多评法测定麦芪降糖丸中的7种成分
刘玉振,许伟36(4):(473)
C20位含氧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A/B环系的构建
谭伟,秦思循,曹瑞迪,等36(5):(491)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抑制剂呋咯地辛的合成
欧景丹,张敏杰,李鹏,等36(5):(495)
金属酶活性位点对比法发现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李根,朱开容,郭丽36(5):(501)
番茄红素固体纳米胶束的质量评价及药动学研究
赵李娜,陈源,李乐,等36(5):(505)
丛枝菌根真菌对滇重楼根系活力及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赵顺鑫,魏祖晨,李卓蔚,等36(5):(510)
秦威颗粒降低肾损伤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作用
周丹,张玲玲,杨梦漪,等36(5):(515)
健康人胆汁酸三级代谢与卡马西平单次给药体内暴露量的相关性研究
谭贤文,兰轲36(5):(520)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红景天的品种
李涛,钟玉琴,曲明亮36(5):(526)
响应曲面法优化栀子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杨力,常寒,王逍,等36(5):(531)
冠心苏合丸的GC特征图谱研究
李婷婷,黄晓婧,王欣,等36(5):(535)
UPLC法测定补肾强身胶囊的5种活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车爽,周军,关鑫36(5):(539)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延胡索中7种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
曾莹,刘焱,万哲见,等36(5):(544)
一测多评法测定小儿香橘丸中的4种有效成分
周筠,余敏灵,王丽琼36(5):(549)
HPLC测定野烟叶中的1,5-二咖啡酰奎宁酸
孙建彬,王欣,李钰婷,等36(5):(554)
HPLC-PAD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庆大霉素C组分及有关物质
熊雯,郑萍,袁宇琳,等36(5):(558)
碘衍生HPLC-FLD法测定三七粉中的黄曲霉毒素
熊有明,张华,王文婷,等36(5):(562)
HPLC测定甲氧依托咪酯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马雅茹,康婷,曹志华,等36(5):(566)
GC法测定注射用丙戊酸钠中的2-甲基戊酸
杨怡晨,杨琴,孙样,等 36(5):(570)
LC-MS法测定肌苷片和肌苷口服溶液中的杂质
周明,胡亮,黄婧,等36(5):(574)
HPLC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谷氨酸降解产生的有关物质
朱恒怡,江舸,郭志渊,等36(5):(579)
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中药资源现状调查
刘雨露,李涛,龙欣妤36(5):(583)
自贡市大安区的中药资源普查
雷乾娅,杨力,周丹,等36(5):(588)
7,8-氧-苄基-4-氧-烯丙基-Kdo烯糖受体的合成
徐成英,杨劲松36(6):(607)
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识别新型X连锁抗凋亡蛋白抑制剂
张威,尹宗宁,左之利36(6):(610)
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动力敏化效应研究
应文,吴松林,黄帅,等36(6):(615)
细胞膜融合的PEG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
邓朗,张玉,张奕聪,等36(6):(621)
Passive-CLARITY法透明化小鼠脑及鼠脑组织的荧光检测
李娜,马静,程妍36(6):(625)
马蹄皮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
何纤,李俊年,杨冬梅,等36(6):(628)
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袁吉艳,辛光,李世一,等36(6):(633)
尖萼金丝桃中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糖损伤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
冯彤彤,王爱珠,王红,等36(6):(637)
嗜酸乳杆菌对氟尿嘧啶引起小鼠肠道损伤的影响
赵荣伟,王玉华,包小妹,等36(6):(641)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大花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
李涛,曲明亮,钟玉琴36(6):(644)
青藏高原产3种紫菀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马小兵,张英秀,苏学燕,等36(6):(649)
川贝母种子的质量评价
李庆,李林宏,周丹,等36(6):(655)
栀子组分的精制工艺研究
孔祥鹏,药雅俊,李慧峰,等36(6):(659)
响应面-满意度函数法优化绵马贯众中多糖及黄酮类成分的共提取工艺
侯敏娜,侯少平,吴满芳,等36(6):(664)
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的亚硫酸氢钠
邵天舒,周长明,李潇,等36(6):(669)
正交试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黄精的酒炙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彭修娟,党艳妮,许海燕,等36(6):(673)
乌甘茶及其饮片与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张伯言,蒋倩倩,张娇,等36(6):(678)
二至丸的指纹图谱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周衡朴,陈如一,邱俊杰,等36(6):(683)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攀枝花印度块菌中的香气成分
龙欣妤,李涛,刘雨露36(6):(688)
HPLC和TLC法鉴别不同种源的铁皮石斛
陈达菊,李景菊,徐红,等36(6):(691)
GC-MS法测定奥硝唑注射液中的二甘醇
王倩,陈茂钦,杨秋红,等36(6):(696)
替代对照品法测定双嘧达莫片中的6种有关物质
田晓彤,张轶华,路惬楠,等36(6):(699)
GC-MS法测定盐酸氯哌丁原料药中的氯乙烷
张迪,曾令高,陈竹,等36(6):(703)
离子色谱法测定唑来膦酸中的磷酸与亚磷酸
张洁,胡泽楷,陈霞36(6):(706)
青牛胆的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周霞,林娟,陈铁柱,等36(6):(709)
8份灵芝习用品的生药学鉴别
朱田密,陈树和,陈科力36(6):(714)
综 述
羌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范维强,王战国,周德,等36(1):(90)
六个不同地区的中药炮制特色技术浅析
陈金素,向金莲,杨江媛36(1):(95)
露蕊乌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张启立,赵红兵,汪洁,等36(1):(99)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鉴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雨青,刘金凤,于佳禾,等36(2):(214)
氯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韩丽珠,边原,肖洪涛,等36(2):(222)
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敏,乔日发,钟民勇,等36(2):(228)
药师用药交代与指导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讨
高洋洋,郭毅,王世燕,等36(2):(233)
治疗银屑病的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李红霞,孙同毅,王春河36(3):(325)
减轻脂多糖诱导炎症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郭雅迪,李洋洋,刘芳芳,等36(3):(331)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伟,顾秀竹,吴筱霓,等36(3):(336)
经典名方中丁香药材的考证
常晖,马存德,王二欢,等36(3):(341)
珠芽蓼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的分析
何韦静,陈铁柱,罗冰,等36(3):(351)
咀嚼类制剂药物释放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静莹,王婷,冯光富,等36(4):(478)
替莫唑胺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罗悦,尹如铁36(4):(482)
磷霉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向婷,陈卓36(4):(485)
采用Pickering乳液模板制备杂化微胶囊及其药物控释应用的研究进展
朱孝婷,王强,胡琬君,等36(5):(593)
丹参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占鹰,贾林,袁丽君,等36(5):(600)
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席少阳,郭延秀,马晓辉,等36(6):(717)
研究简报
多种抗生素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活性研究
王峥,沙巍,何娅,等36(1):(103)
止得咳颗粒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周昱杉,庞云娟,梁洁,等36(1):(109)
自贡市贡井区蝉蜕的资源调查
王逍,陈斌,李林宏,等36(3):(356)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石吊兰中的4种黄酮类成分
周慧,罗微,李延芳36(3):(361)
儿童重度癌痛机制导向性药物治疗的探讨
张云,王晓,杨邦祥36(3):(365)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冲洗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郭远学,李国军,王振昊,等36(4):(489)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溶出度的分析
邱栋樑,卿三根,周婠婠36(5):(604)